影视作品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小手一划拉,一面虚拟屏幕就出现在眼前,但是,种种令人心醉神迷的“隔空操作”大多数都是艺术的渲染而非创新成果的落地。不过,有人寄希望于华为新公开的一项专利申请,能够让电影里的高科技进入现实生活。
华为这项专利描述了用户与智能设备互动的新方式,这项技术如果用于智能手表,用户无需与手表实际接触,用手势控制,就能与其互动。
然而,并未像预期的那样,从2月26日持续到3月1日的MWC(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并未发布智能手表产品,这项专利技术何时、能否转化为成果也便暂时未知。
华为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申请的专利名称为:可穿戴设备及其手势动作输入方法,从专利文件看,华为似乎是想为自己的智能手表开发新的输入模式,它将解决用户与智能手表交互的痛点。
该项技术能够将超声波或红外信号投射到设备之外,这就意味着用户的书写区域可以冲出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在手背上输入。只要用户将手对准水平传感器,信息就会显示出来。由于传感器能够往四个方向投射,用户终于能够通过在空中画手势控制手表了。
去年愚人节,在支付宝发布的“如影”计划视频中展示的输入方式与华为此次公布的专利“如出一辙”,但是,人们认定那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因为技术上还难以实现,而华为这一专利的公布却让广大消费者期待它能配备到华为智能手表上。
华为另一项与智能手表有关的专利是,将智能手表的边框分成8个区域,不同的组合实现不同的功能,这样的设计可以在无需为智能手表增加更多物理按钮的情况下丰富控制方式。并且,华为同时开发的一项技术,可以让华为智能手表无论使用任何材质都能实现这种控制方式。
看来,华为已经做好了为智能手表增加更丰富控制功能的准备,鉴于华为的产品化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如果科技成果能够加载在智能手表等产品上,必将改变以往可穿戴产品所构建的使用逻辑,赋予智能可穿戴产品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但是,截至记者发稿,华为未对这些新专利细节及成果落地计划给出回复。
通信行业专家柏松对科技日报记者说:“虽然隔空操作将成为智能穿戴厂商发力的新风口,可专利毕竟只是一份文件,不代表技术一定能够转化为成果或实现大规模商用,最终还要看专利持有者的规划与态度。”
经历野蛮生长后,可穿戴设备似乎进入增长低谷,尤其是手环、手表在很多人眼里变得如鸡肋般存在,似乎只有“黑科技”才能赋予他们真正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智能手机的简单扩展。
但是,可穿戴设备非常小,扩大交互性便成为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挑战。几年前,把智能手表里的应用程序拖拽到人的手臂上操作、从智能手表中调出键盘进行虚拟输入等还属于奇思妙想,现在业界已经开始为虚拟触控技术向着成果转化而努力。
苹果最近申请的一项专利和华为的专利有些相似,“在非电子表面上使用电子输入设备的内容创建”使类似于苹果铅笔式的设备能够和定向传感器结合,在任何一种物体表面上使用、书写。
国内初创公司一数科技2月9日通过其官方微信表达了对华为公司加入虚拟触控技术研究的欢迎:“这是一个好消息,欢迎新战友华为。”
这番表态并非矫情,国内专注虚拟触控的企业寥寥无几,在虚拟触控技术领域,华为是“后来者”,一数科技却是“老资格”。创业不到三年,一数科技团队联合卡耐基梅隆大学研发的虚拟触控技术已产品化,推出了成熟可量产的ASU Watch全球首款虚拟触控智能手表。
从一数科技的官方渠道信息看,他们认为华为试水虚拟触控技术,证明了自己坚持几年的方向是非常正确的,但也善意表示,相比于成立不久的一数科技,华为拥有强大的技术和资金资源,技术成果落地用时可能会比一数科技短,但虚拟触控技术的研发与产品化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智能手表在定位和功能上的尴尬,让厂商在推动产品更新换代上逐渐失去了兴趣。从2014年起,华为多次在MWC上发布搭载了前沿技术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今年最新智能可穿戴产品却缺席,这让人们对华为何时推出搭载“黑科技”可穿戴产品更加期待。
柏松说:“其实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场景非常丰富,目前遇到的发展瓶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功能、交互方式及使用寿命等问题无法很好解决。很多技术虽已通过实验证明,但仍需要跨过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的门槛才能实现成果落地,华为虚拟触控技术产品化之路并不轻松。”
(参考来源:科技日报)
合作机构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