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9月份拿到融资后,小派于10月份紧接着发布Reality 12K VR头显,其特点包括:单目5.6K超高分辨率、1200ppi、QLED显示屏、内置XR2芯片实现一体机+PC VR双模玩法、Inside-Out定位追踪等。
在Reality 12K尚未出货时,小派又发布了一款VR新品:Pimax Crystal。两者从外观、产品逻辑上来看都很相似,Crystal就像是按照Reality 12K来“优化而来的”。
实际上,Reality 12K的定位略显混乱,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12K超分辨率,也就是超高清显示。而小派似乎急于“展示实力”,拼凑了大量功能进去。在当时的解析文章中我也提到,一体机模式需求不明确,定位尴尬,Inside-Out算法和效果也值得关注等。相关阅读:《小派Reality 12K VR解析:引入Inside-Out,双模玩法受关注》。
而Pimax Crystal的不同点,则主要体现在视觉、定位方式。
1,视觉
Pimax Crystal视觉上没有12K那么激进,采用单目2880×2880分辨率的QLED屏幕(miniLED背光),160Hz刷新率,默认透镜PPD为35,FOV 140度。
这里说一下,Crystal采用可更换透镜方案,可在大FOV和高清视觉效果上自由选择,默认为大FOV为35PPD,还可以选择高清透镜为42PPD,意味着FOV更小为120度。
小派表示,新的透镜具备更高透过率,可以减少杂光、降低畸变,Pimax Crystal号称是第一个可更换透镜的VR,也是消费级VR中最高PPD的VR头显。
Pimax Crystal和Reality 12K视觉对比
面罩为磁吸设计,可以快速拆卸和更换,并且支持12-20mm的眼距调节。
2,定位方案
虽然当时我说一体机模式对于Reality 12K意义不大,但其仅支持Inside-Out方案,因此不得不使用XR2芯片实现一体机功能。
Vive Cosmos四种版本
现在的Pimax Crystal从HTC那学了一招,那就是可更换前面板的设计,这一点与Vive Cosmos如出一辙。当时Vive Cosmos宣布采用Inside-Out方案,但发布前又改为了可更换前面板设计,通过支持Outside-In的激光前面板实现SteamVR定位系统的兼容。相关阅读:《主打一机多用,HTC Vive Cosmos的自救》。
Pimax Crystal给出了一个类似的做法,默认前面板为Inside-Out方案,同时提供SteamVR追踪方案的前面板,售价199美元。按照HTC的路数,此举是不是意味着小派对自己的Inside-Out算法不自信?
除此之外,还加入了一个支持MR的面板,即嵌入两个RGB相机来支持VST透视。
Pimax Crystal和Reality 12K均支持Tobii眼球追踪,自动IPD校准,内置XR2芯片,支持WiGig,内置6000毫安时电池等,众多参数均保持一致。
3,价格/定位
Pimax Crystal售价1899美元,包括两个Joystick手柄,35PPD的透镜,DP线缆,2个扬声器。
相比2399美元的Reality 12K来说低500美元,两者并没有拉开较大差距,甚至定位上也有出现模糊。对于消费者而言,两者价格都相当高。作为对比,定位相当的Vajro Aero售价1999美元,而受众更多的Meta Quest 2仅299美元起。
发货时间方面,Pimax Crystal预计3季度发货,Reality 12K预计4季度发货,很多潜在玩家在催促发货估计已经心累了。
同时我判断Pimax Crystal和Reality 12K配件可能会通用,当然以上是基于发布会信息来分析,具体还要等到实际体验后再来确定。
另外我想说的是,VR已经走过了“参数论”时代,如今随着Meta、索尼、字节等大厂持续投入,VR的用户体验,和内容生态将变得至关重要,这一点也是我想在小派身上看到更多的。与此同时,2022年下半年-2023年也是各大科技巨头VR新品的预发布时间段,包括Meta Cambria、PS VR2、苹果MR产品等等。小派的目标用户到底是谁,硬核VR玩家在面临新一轮VR迭代时是否还会买账?都值得关注。
合作机构
联系方式